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接着呢,就是开科举。虽说朱元璋对于儒家兴趣不大,但是不得不说,想要挑出一批官员出来,还是科举要比较快一点。
科举这玩意,真正变得规范化就是从明朝开始的,像是宋朝的时候,科举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,皇帝想得起来的时候,就开一科,想不起来的时候,大家就得等着。至于到了元朝的时候,就更别提了,科举一直是断断续续的,大多数时候压根没这回事。元廷对于汉人中的儒生也没什么兴趣,甚至直接将儒生打入了下九流里头,这也就是后来所谓臭老九的由来。像是刘基那样的,科举名次不坏,名声也不错,又颇有实干的,放到宋朝,只要不站错队,很快就能进入中枢了,结果在元朝的时候,折腾几次,都还是不入流的小官。
朱元璋呢,对于科举,还是比较重视的,他很快规范了科举的制度,从童生试开始,一直到殿试,每一次考试是什么时间,频次如何,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,然后又延续了宋朝的科举制度,以防科举舞弊。另外就是,在殿试之后,加入了一个环节,那就是实习培训。
说白了,会读书的人未必会做事,别看科举都会考策论,一个个策论写得花团锦簇,实际上呢,大多数人说的都是些空话套话,真要是落实到行动上,一个个都得抓瞎,很多进士没个靠谱的幕僚,甚至连官都不会做。
所以,入职培训和先期实习是不能省的,然后呢,根据实际情况,再进行职位分配,做事能力强的,就算是考试名次差一点,也能分到一个相对不错的职位,要是那种只会死读书,烂泥糊不上墙的那种,也就只能慢慢候补学习了!
朱元璋制定这个制度的时候,舒云跟着出了不少主意,像是这种培训实习的事情,就是舒云提议的。另外舒云就是提出,不要将官和吏明确区分开来。目前来说,大明几层的小吏,从里长,保长到衙门里头的衙差,大多数都是退伍的军士,那些需要一定文化知识的,这些军士自然是不能胜任的,这等刀笔吏,原本都是世袭的,这也是所谓铁打的衙门,流水的县令。以前的时候,各层小吏一般都是代代承袭,官员想要做什么事情,都得通过这些小吏,甚至是县尉,主簿这个层次的小官,都是当地的大族出身,他们若是有心,轻轻松松就能将顶头上司给架空了。当然,一般情况下,大家都不会这么做,这是犯忌讳的事情。
而舒云觉得,基层的小吏的确还是可以从退伍军士里头挑,但是,除此之外,也要给这些小吏一个晋升的渠道。也就是说,这些小吏若是有足够的才干,也可以晋升为官,这对于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,也是一个警醒,别以为皇帝只有你们可以用,能用的人多着呢!
朱元璋自然不会迷信只有科举才能出人才,人才这种东西,其实都是磨练出来的,自古以来,那些什么大儒文豪,真让他们去做事,又有几个做得来呢?所以,他用人只看能不能干,够不够忠心,至于是什么来路,从什么途径晋身,他压根不用去管。
朱元璋能顺利将这些政策推行开来主要还是因为天下初定,何况在这之前,许多事情本来也没什么成规,那些官员想要反对,总不能拿前朝的例子来打比方,何况,前朝又有多少值得学习的呢?
朱元璋刻薄的时候,那是真的能气得人吐血,有人在那里说什么两宋的时候与士大夫共天下什么的,结果朱元璋接口来了一句,两宋那般对士大夫,结果到头来,也就养了个文天祥出来,至于陆秀夫那种,愿意带着少主殉国的,已经算是不错的了,大多数受了大宋朝廷的恩惠,回头不照样给辽国,给西夏,给金人,给蒙古人效力吗?
朱元璋这话一说,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,这简直是指着他们这些文臣的鼻子骂,你们就是一帮墙头草,压根靠不住,还有什么脸面要跟你们共治天下呢?
加上一帮子武将原本就对文臣没多少好感,这些武将都是草根出身的,当年也是被这些文人鄙薄的阶层。何况,到了他们这个份上,对于过去的许多事情也有自个的看法。真要是让这些文臣恢复了宋朝时候的制度,那他们这些武将哪来的好日子过!须知宋朝的时候,如狄青这样有平叛近乎灭国之功的名将,在面对文臣的时候,也是要低头认怂的!问题是,凭什么呢!
他们这些勋贵跟着朱元璋打天下,可以说是日后要与国同休了,但是文臣的德性呢,改朝换代,无非就是换个主子而已,所以,他们凭什么想要站在自个头上!
所以到了后来,都不用朱元璋开口,一帮子勋贵就骂骂咧咧的,将文臣损得掩面而走。
转过头来,这些文臣也只能指望下一个皇帝了!须知朱元璋也快四十的人了,又是马背上的皇帝,按照常理的话,再做个十来年的皇帝就算是不错了,所以,如果下一任的皇帝倾向于他们,那么最后的赢家还是他们。
这也是儒家的长处,儒家向来有耐心!从汉朝那会儿就是这样,硬是将原本是显学的黄老之学后来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宗教,至于法家,也被融入到了儒家之中,儒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优势,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。
等到到了南北朝的时候,又因为当时的政治背景,儒家那时候也就是弟中弟,前头还有佛门和道门挡着呢!但是呢,儒家那时候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怪物,那就是世家门阀!世家门阀掌握了知识传承,又掌握了大量的土地,可以说,不管是最基础的温饱,还是更上层的话语权,都被他们垄断了!
哪怕后来科举制度变得慢慢成熟起来,又摊上一个杀伐果断,毫不讲理的女皇,将世家门阀杀得七零八落,但是儒家已经深入人心,大家都觉得,学习儒学才能做官,才能达成自个的志向,所以,儒学到了现在,已经是尾大不掉,无法摆脱了!
元朝的时候,儒家自然也是受到了不少打击的,如果元朝国祚比较长,儒家只怕还能够顺利转变一次,变成能够迎合元廷的学问,好在元廷完蛋了,儒家勉强还算是保留了从前的一些骨架,但是到了如今,摊上朱元璋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,唯一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,儒家一时间也有些麻爪了。
他们想要给朱元璋套上一个笼头,因此,就表示朱元璋的祖先应该是朱熹,这样的话,老朱家也是儒家圣贤之后,自然就该尊崇儒学了!问题是,朱元璋是什么人,他对于这种事情是嗤之以鼻的,直接了当地就表示,我本淮左布衣!我们老朱家祖上就是土里刨食的,不跟什么名人硬扯什么关系。
当然,最主要的是,朱元璋也不屑于跟朱熹扯上什么关系。朱熹这个时候,其实还没有被包装成圣人的形象呢,之前宋濂给朱标讲什么朱子集注的时候,舒云翻了翻书,顺便跟朱标说了说朱熹的一些事情,本意是想要告诉朱标,学问这种东西,跟人品不是一回事。学问好的人,未必人品有多强!
单风/丹风倚朝阳 小马宝莉:eternal永恒 网游之阿修罗战记+番外 (大唐双龙传同人)长生劫+番外 (还珠同人)还珠之永璂和乾隆 社恐宗主签到建宗门 师尊戏精绝不是为了攻我 (HP同人)流落在HP+番外 网游之黑暗精灵狂想曲 (HP同人)重生在HP世界+番外 偶像失格之后+番外 (综神话同人)天庭那些事儿+番外 柳暗花明又一春 醉神话 (综琼瑶同人)悲催的人生+番外 师尊过分撩人[重生] 玄学大佬只想收租养老婆 冤种师门,无所不能+番外 战乱?狠辣男配愁如何带家人破局 奉旨怀孕:追捕逃孕小萌妃/爆笑毒妃:红杏勿爬墙+番外
拥有前世记忆的她是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再一次的逆来顺受,还是选择踏血前行披荆斩棘的护至亲一世顺遂安康?!善恶一念,龙有逆鳞,触碰不得,为至亲她可成佛亦可成魔。姐姐懂得医术又怎样?不还是落得个龙胎滑落的下场!姐姐还不知道吧,卫氏一族通敌叛国,满门株!姐姐于皇上已无用处,只有本宫才是皇上的挚爱,如今你便安心去吧...
关于席先生请接招结婚纪念日她抓到老公和小三偷情,震怒之下她也去找了牛郎一夜情!转眼间,牛郎成了云京市赫赫有名的席总裁,还想用一纸婚书与她合作。斗渣男,虐小三,这个男人分分钟把她宠上了天。结婚前不能上我床。结婚后禽兽,出尔反尔!说好的高冷霸道总裁,转眼间就成了恋妻忠犬。她敞开心扉想要与他共度余生,突然冒出来个女人说自己不过是个替代品...
本书已完本,新书王国在我脚下,还请各位老铁多多支持,小万谢过本书已被剔除七原善计划,王国在我脚下完本后,将推出本书的重制版...
关于逆旅人生如一场逆旅,当唐福最终走到了巅峰,也就意味着旅途的终结...
她追了他几千年,走他走过的神山,去他到过的凡间,最终与他并肩而立,创下万世江山,他却一柄神剑,让她魂飞魄散。人人都说她入了魔,她是魔。白瑟你是谁?不记得了?如此也好。他走了,走到一处墓碑前,看见了远远的她,他笑了,笑着同她告了别,然后,他的躯体连同他远古的魂魄消散在了茫茫天地间。从此世间再无拂弦。如果您喜欢卿卿神君别渡我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本书为日常恋爱系画风,欢迎品鉴。在箫逸看来,只要是个女人,她就不可能是完美的,必然有漏洞存在。只要有漏洞,那么一切就好办了。人设崩塌系统为您服务。只要目标人设崩塌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奖励。冰山御姐?完美主义者?绿茶?二次元?箫逸这不都是赤裸裸的金矿么?(简介无力,请移步正文,不好看不用客气,直接砍我!)如果您喜欢我的恋爱画风有些不正常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